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8個習慣有效幫你遠離夏日脂肪

8個習慣:
  1.少食多餐
  一天進食5次,每次少吃點。不要怕別人說自己是個大饞貓,不規則的飲食可以讓自己變成脂肪燃燒的機器。因為長期標準的進食時刻,會使消化系統條件反射一般立即進入最佳工作狀態,這個狀態下對營養的吸收功能非常強。因此早午晚三頓正餐而外,可以在上午加餐,吃點酸奶和堅果,下午加餐吃點水果或者牛肉乾,權當小吃了,保證正餐的時候不會有強烈的飢餓感,不會吃得過飽。
  2.低卡哲學
  0.5公斤=3500卡熱量。有了bmi值的參照,你就知道自己一天應該攝取多少卡路里了。前面這個公式是為了提醒你保證進餐的低卡哲學,不要總是開懷暢吃,每多攝入3500卡熱量,你的體重就可能增長0.5公斤,反之少攝入就減少0.5公斤。
  3.早起早睡
  8小時睡眠足夠了,入睡時間在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最能保證睡眠質量。養成這個好習慣,使你全天精神百倍,運動細胞一經調動就能活躍起來。萎靡的樣子是沒法欣然主動去健身的,這時你只想睡覺,不賴在沙發上打瞌睡才怪呢。
  4.早晚稱體重
  體重最能讓人警醒,門口放一個電子秤,出門和回家的時候都稱一稱。電子秤最大的優勢就是數字精準,精確到公斤後的小數點。限制你的體重上浮幅度只能在1公斤左右,否則就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吃得太多了。
  5.繫腰帶
  穿低腰褲是近年來的時尚風,許多褲子腰線上沒有設計穿腰帶的地方,所以很多女孩子長期都不繫腰帶,逐漸腰寬體胖。能夠幫助腰部用力,鍛煉腹肌,並且控制胃下垂等等的腰帶,一定要重新撿回來,這樣吃飯的時候很快能感受到胃部對腰帶的壓力,提醒自己停止進食。另一方面,繫腰帶能保持腰部的線條,使脂肪不會在這裡長期停滯。
  6.1小時運動
  每天哪怕再忙,都要攢出零星的時間湊成一小時來運動。爬樓梯,走路,站著等公車、去洗手間的間隙,都要培養運動興趣,把長期僵硬的關節活動活動。到了夏天,血管收縮造成肢體末端供血不足,時常手腳冰涼,驅寒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多運動,加快血液循環,使你的臉色紅潤,身體溫暖。踮踮腳尖,彎彎腰,聳聳肩,轉轉脖子,很簡單地就能擺脫縮手縮腳的可憐樣子。
  7.瘋狂娛樂
  玩的時候要盡興,大笑,或者高聲尖叫都非常消耗體力,有大笑用來減肥的新方法呢。夏天的娛樂項目最好的選擇就是滑雪、滑冰,場地空曠,你可以放聲大叫,沒人給你冷眼。如果還是k歌王,那就仔細當麥霸,深情演繹每一首歌曲,把呼吸調整好,會發現小腹、胸肌、背部都非常緊張,唱一場歌相當於做一次綜合體能訓練。
  8.遠離咖啡因和尼古丁
  不要吸煙,也不要過多地攝入咖啡因含量高的東西,咖啡、可樂、濃茶、酒都要適量控制。營養學結合運動學的研究表明,人的結餘能量在300到500卡之間保證平衡,將獲得最大的鍛煉效果。這些對胃刺激性很強的飲品,破壞正常的工作機制,影響身體的能量平衡。

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控制體重從改變菌群做起

目前,我們的飲食觀已由「充飢溫飽型」走到「美味享受型」,現在是向「養生保健型」轉變的時候了。
  對於強調「嘴」和「胃」快感的「美味享受型」飲食觀,不顧這些美食對自身健康的破壞,實在是到了必須摒棄的時候了。扶持保護腸屏障的有益腸道菌,壓制和清除腸道內的「條件致病菌」,清除體內慢性炎症,是控制體重、預防和治療肥胖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關鍵,而且對預防衰老和癌症等疾病也有效果。
  要想做到這一點,就得在吃上多下工夫:
  吃「全」
  就是盡量吃全糧,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糧食,例如蕎麥。這部分在日常進食量中要占60%以上,新鮮蔬菜占30%;葷腥類不高於10%。要少吃大米和白面(尤其是精粉)。
  什麼樣的糧食最理想呢?我有一個便於掌握的標準,就是煮粥時熬得時間再久也不會變稠、發粘的糧食是最好的。
  糧食最好是沒有加工過的籽粒,直接煮或者蒸著吃。蔬菜最好不要高溫加工,以生吃、煮和蒸為最好;做菜一定要少放油,而且最好用橄欖油或者山茶籽油;肉類應該先在清水中煮沸20分鐘,然後撈出,洗淨,再放入清水中慢火燉;此外,不要吃太甜的水果。
  吃「涼」
  如果要吃白面和大米,最好吃涼的。這是因為煮熟的澱粉放涼後,澱粉會結晶,成為人體不好消化而腸道菌群可以發酵的「抗性澱粉」,有利於培養「友好」的腸道菌。
  吃「苦」
  苦瓜等苦味的蔬菜具有微弱的殺菌作用,尤其對喜歡動物性營養的條件致病菌具有抑製作用。生吃苦瓜可以迅速減低條件致病菌的數量,消除體內的慢性炎症。可以每頓飯生吃一根苦瓜,最好餐前吃;喝苦丁茶、蓮心茶,吃苦味的柚子等都有類似的效果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用。
  吃「少」
  每次吃飯,以剛剛感到不餓了為最好,不要吃到撐得胃脹的地步。
  要知道,我們現在吃進去的食物遠遠超過我們自身的需要。多餘的部分一方面養了大量讓我們生病的腸道菌;另一方面,作為脂肪存在了體內,成了代謝負擔和健康美麗的殺手。
  如果你能按照以上原則管理自己的飲食,相信一定會恢復和保持健康。
  當然,最好的做法,是分析一下你的菌群結構、整體代謝以及免疫狀況,然後更加有針對性的設計「量身定做」的專用食譜。